疫情后,在政策支持和需求恢復下,文旅產業扛起經濟復蘇大旗。作為旅行新勢力的Z世代有哪些出游偏好?經歷了疫情的歸零步入快速迭代重整期的文旅產業將會迎來怎樣的發展機遇?文旅融合的下一個風口在哪兒?Mob研究院聯動馬蜂窩、文殊坊等行業先行者,從產業高質量發展、消費群體與業態以及運營管理三個角度切入,探尋中國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新動向。
報告顯示,在產業端方面,政策引領、經濟支撐、消費升級和科技助力推動文化和旅游持續融合,文旅產業迎來高水平發展期。通過產業升級和空間構建,拉長文旅產業鏈、打造新消費綜合體以及營造沉浸式文化感知和體驗不斷催生新興消費業態,文旅+向+文旅轉變。
在消費端方面,網絡原住民Z世代崛起,用戶總規模達到3.4億雖然受大背景影響,仍會選擇出行。近三成人群更多地選擇新興旅游方式,如親子游、小眾游、周邊游、寺廟游等,不斷涌現的新玩法帶來了文旅產業的新活力。
在運營端方面,數字化管理、商業化運營和生態化發展成為主要趨勢。數字化管理以數字化引領文旅發展趨勢,構建產業互聯網;商業化運營實現文商旅融合,促進“場景革命”風潮加熱;生態化發展需要各方共同打造文旅生態圈,實現良性循環,推動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本平臺通過公開合法渠道,收集和整理。相關文件來自互聯網,版權屬于原撰寫發布機構。若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如對文件內容存疑,請與撰寫、發布機構聯系。
北京華漢旅規劃設計研究院,由中國旅游學科重要創始人、著名旅游學家王洪濱教授創立于2001年,是國務院國資委文旅項目服務商。擁有旅游規劃設計甲級資質、環境藝術設計甲級資質、高新技術企業等數項國家級資質,是中國旅游協會親子游與青少年營地分會會長單位、中國旅游未來研究會副會長單位,中原經濟區智慧旅游產業基地。
華漢旅以文化和旅游產業的研究規劃,以及美好生活方式的創新設計為核心競爭力,以文化旅游、鄉村振興規劃設計為基礎,致力打造“三拓展·四對接·五招商”式的項目“規建投運”綜合服務能力,即協助客戶拓展“智源、才源、客源”,對接“資金、品牌、營銷、特色IP”,并招引“投資商、開發商、建筑商、運營商、服務商”,從而提升客戶價值,確保客戶滿意。
22年來,華漢旅一直秉承“精準定位· 運營先導”的規劃理念,已完成1000余個策劃、規劃、設計項目,這中間還包括200余個省/市/區縣級的全域旅游與文旅產業項目,200余個鄉村振興與田園綜合體項目,100余個A級景區創建與提升項目,100余個國家文化公園與紅色旅游項目,60余個度假區與特色小鎮項目,30余個親子游與研學營地項目,40余個世界自然遺產、世界文化遺產、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濕地公園、國家風景廊道等項目。曾獲得原國家旅游局頒發的優秀旅游規劃成果、旅游公益扶貧示范成果等多項國家級大獎,20余項省/市級優秀規劃成果獎。